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节点,欢迎来到我的节点,话题可能覆盖编程、效率、音乐、ACGN与一些公共讨论。希望我的自说自话不是无病呻吟,能多少帮到你 ☺️
我发现前几天微信突然从 iPad 上消失的原因了:iOS点击应用卸载,有时图标会暂时存在一段时间,如果这个时候再次长按点击卸载,那么就会多卸载一个app,不幸的是,那天下午多卸载的app就是我的微信,然而我幸苦在不同手机迁移,携带了三年的聊天记录,就这么丢了。

#ios #软件设计
snipd 只能分享导入订阅文件,但是opml的分享列表偏偏又不出现snipd这个应用。即便用了快捷指令强制分享,还是会报图1的错误。

后来随便下载了一个支持文件导入的podcast,然后再导出分享到snipd就可以了,才发现,从别的应用分享出来的内容格式是txt,而不是opml。

#snipd #ios #软件设计
I give up zen-browser since I click ctrl+b, their design is so mess up!

#软件设计
Hello world again. 🥳

表达是会上瘾的,倾尽全力倒出大脑这一刻混乱的想法,大脑总会有一段时间一片空白,像是做了全麻,甚至有种重生的错觉。我在一次又一次和想象中不存在的读者对话,已经忘了这是第几轮回。

时间线会收束,毫无例外地,每次等激情褪去,文字也无人发现。我会趁机会删除频道,权当无事发生。

这是又一次的尝试。我希望把它当成一种最小单位的社交媒体

遗憾的是,社交媒体也没有银弹。无审查、高匿名、高可用、低创作限制的平台几乎不存在。TG 正也变得岌岌可危。最开始我用国内传统的媒体,慢慢我就发现,我并不是在创作,而是在和各家审核机器周旋。有时候我赢了,我开心的不得了,我以为底线就在这。但更多的时候,内容还是被删除了。知乎的审查别具一格,它会发送一份备份过来,再进行删除。可别家就不一样了,有时候连个通知都没有。

慢慢我就发现,整个民族畸形的语言习惯就是整个审查体系的代价。不同缩写,不打666就不会说话,见名知意更是不可能。

后来我用 Twitter、用 Facebook、用 IG,也在马斯克收购推特后,跟着一大波用户迁移到了 Mastodon,当时 https://mastodon.social 的网络波动也有我的一份推波助澜。

联邦宇宙听起来非常美好,但发现内容简直是一场噩梦,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会刻意管理 Hashtag,最终,你浏览到的,都是关联了上百行 Hashtag 的垃圾内容。创始人最开始的防网暴的设计非常理想主义,但用户并不 care 你的设计理念。他们只想要一个开箱即用的产品。

再来,就是内容创作的质量普遍较低,用户偏少,我关注的寥寥几人,绝大多数是通过搜索推特名字、其他博主友情链接来的。

我长期使用的实例 o3o.ca,因为迟迟不接入 Threads,并且屏蔽了大量的实例,加上上述两场噩梦。于是,我转向用起了 Bluesky。

相似地,这里同样没有多少让我感兴趣的账号。算法的缺位也让推文的半衰期变得极短。但在搜索上和长毛象不同,蓝天算得上全文搜索,内容发现上要好上不少。

最致命的是,300 字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创作焦虑,是的,没人讨厌TLDR。但这强行把内容创作塑造成了 300字符的 brief 创作。你只能试图一遍又一遍压缩自己的语言。有人说可以通过threads 解决问题,但蓝天缺少推特写Threads 的写作体验,真正用起来就相当割裂。请问,今夕是何年?

有时候我觉得去中心化的唯一好处,就是你可以用 RSS 重新 Follow迁移的表达者们,从而避免注册一个账号来浪费你宝贵的时间

希望这次我可以坚持久一点。

#去中心化 #社交媒体 #软件设计
#Decentralization #SocialMedia #SoftwareDesign Mastodon hosted on mastodon.social
 
 
Back to Top